人事行政部
0371-55619300
采購部
17737153623
銷售服務部
18790289030
郵箱
hnzzdzkj@163.com
公司地址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133號眾業達產業園1樓西側
微信公眾號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的發布,標志著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文件首次提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戰略目標,并圍繞智慧農業、畜牧業振興、糧油單產提升等關鍵領域作出系統部署。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農業作為國家安全的“壓艙石”作用更加凸顯,而科技創新正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引擎。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物聯網、北斗衛星導航等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傳統農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堅實支撐。未來,隨著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將加速向“知天而作”的智慧農業轉變。這場變革不僅帶來了生產效率的飛躍,更重塑了農業產業的價值鏈條,為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持續而強勁的新動力。
一、何為智慧農業
(1)基本概述
根據我國農業農村部定義,智慧農業是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生產精準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的現代農業形態。其核心在于構建“數據驅動”的農業生產體系,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2)核心技術
智慧農業構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多維技術支撐體系,其核心技術架構主要包含:
信息感知技術——通過“3S”技術(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與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起“天地一體化”的農業監測網絡;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航拍實現大范圍農田監測,地面傳感器實時采集土壤溫濕度、光照強度等環境參數,視頻監控設備持續跟蹤作物長勢,配合智能預警系統形成全方位的“農情感知”體系。
智能控制技術——依托自動化裝備和遠程控制技術,實現農業生產要素的精準調控,如智能灌溉系統根據作物需水規律自動調節水量,精準施肥裝置按需配比營養元素,自動施藥機械實現靶向防治。這種基于云平臺的遠程監控系統讓生產者可以隨時隨地掌握田間狀況,及時進行干預調整。
圖片:智能灌溉系統
數據分析技術——通過構建農業大數據平臺,整合生產環境、作物生長、市場供需等多源數據,建立專業的農作物生長模型和決策支持系統。該系統不僅能準確預測產量和品質,還能智能判斷最佳采收時機、預估合理采收量,并優化物流配送方案,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效率。
質量追溯技術——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機制,完整記錄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的關鍵數據。配合無損檢測、新鮮度評估等品質檢測技術,實現農產品的精準分級和品質保障。
系統集成技術——通過將各功能模塊有機整合,構建統一的智慧農業管理平臺,憑借可視化的數據展示,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決策。
這五大技術模塊相互支撐、協同運作,共同推動傳統農業向精準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3)代表產業
智慧農業的產業生態主要涵蓋以下核心領域:
智能種植業——主要應用于大田作物精準管理、設施園藝智能化生產以及特色經濟作物的數字化種植。
智慧畜牧業——重點發展智能化畜禽養殖、數字化牧場管理以及智能水產養殖系統。
農業智能裝備制造業——主要生產農業機器人、智能農機設備以及各類農業傳感裝置。農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專注于農業大數據平臺開發、人工智能農業應用以及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
農產品智慧供應鏈——包括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智能冷鏈物流以及數字化產銷對接平臺。
農業新能源產業——主要涉及光伏農業系統、生物質能利用以及農業廢棄物智能化處理。
農業科技服務業——提供精準農業技術服務、數字農業人才培養以及農業科技創新孵化支持。
二、中國“智慧農業”發展
信息化奠基階段(2012-2015年)
這一發展階段以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為核心任務,通過系統構建覆蓋基層的涉農信息服務體系,為后續智慧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信息化基礎。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國家首次將“智能農業”明確列為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發展領域,標志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進入智能化探索的新階段。